综合国产在线,91麻豆精品,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电影,操亚洲

地方頻道:
您的當前位置:首頁>文化
照進歷史 照亮人心(作品品鑒)——二月河歷史小說創(chuàng)作的啟示
2018-12-21 08:50:40   來源:人民網(wǎng)

  不管藝術家的創(chuàng)作進入歷史多深,不論他踏入的歷史之河離今天有多遠,他心中必須保有“在人間”的情懷,他的眼力必須關注現(xiàn)實的生活,他的腦力必須思考那些源于人性的普遍問題,他的筆力必須追隨大眾的審美期待。這樣的作品才能如同一道光,照進歷史,照亮人心

 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。二月河辭世,把他嘔心瀝血所寫的“落霞三部曲”和關于文學創(chuàng)作的經(jīng)驗與思考留給讀者。

  二月河代表作是《康熙大帝》《雍正皇帝》《乾隆皇帝》,皇皇500多萬字引起轟動,一時間洛陽紙貴。三部書寫的都是皇帝,但二月河說,他寫皇帝并不是因為對皇帝情有獨鐘,而是聚焦這樣的人物容易綱領歷史全局??梢?,他希望通過三朝歷史解讀中國歷史和文化。他在文學創(chuàng)作中注入士人家國情懷,融入關于傳統(tǒng)和人性的見解。

  歷史是一個民族、一個國家興盛衰亡的真實記錄,是前人各種知識、經(jīng)驗和智慧的總匯。中國悠久豐厚的歷史寶庫中,盛滿安與危、成與敗、興與衰、正與邪、榮與辱、義與利、廉與貪等經(jīng)驗與教訓??涤呵侵袊饨ㄉ鐣┢?,呈現(xiàn)出傳統(tǒng)“盛世”輝煌,也最集中把中國封建社會本質展露出來。錢鍾書談及史與詩關系時說,“也許史料里把一件事情敘述得比較詳細,但是詩歌里經(jīng)過一番提煉和剪裁,就把它表現(xiàn)得更集中、更具體、更鮮明,產生了又強烈又深永的效果?!倍潞託v史小說也是如此,他以文學之手開掘康雍乾三朝歷史,賦予史事以藝術價值。

  任何文藝創(chuàng)作如果缺乏欣賞和接受,都不能算真正完成,作品的價值與意義也無從談起。一段優(yōu)美旋律,需要聽得懂音樂的耳朵;一幅淡雅山水,需要富有情趣的眼睛;一個感人故事,需要對生活充滿熱忱的心靈;一部深沉歷史,則需要長久沉積的文化心理和民族品格。二月河歷史小說寫的是“天子”,接的是“地氣”,他筆下“帝王故事”深度契合植根于傳統(tǒng)的文化偏好。

  二月河是一個創(chuàng)作實績突出的作家,也像一個行走于村邊地頭、坊間茶館里的說書人。中國有悠久歷史,這些歷史更多是通過說書人而被人們知曉。所謂“說書唱戲勸人方”,說書人把劉關張、楊家將、岳飛、包龍圖等個性鮮明的人物帶給人們,也讓忠肝義膽、精忠報國、秉公執(zhí)法等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潛移默化影響人們。更重要的是,經(jīng)過說書人的努力,逝者如斯的歷史對蕓蕓眾生來說變得既有意思又有意義。我們可以在二月河作品中讀到充滿說書味兒的語言,還可以感受到某種說書的“套路”?!犊滴醮蟮邸防铩搬屧┆z鐵丐感皇恩”、《雍正皇帝》里“黑嬤嬤制服甘鳳池”、《乾隆皇帝》里“吳瞎子護駕走江湖”,但凡讀過這些篇章的人,想必都會承認,不論是“鐵丐”吳六一,還是端木家的黑嬤嬤,抑或獨眼的吳瞎子,這些長相奇異、身世離奇、身懷絕技的高人,包括皇帝巡游抓貪官、清官私訪平冤案等橋段,大多虛構,但在藝術上又十分真實,這樣的處理符合歷史邏輯,也契合中國人的審美偏好。

  現(xiàn)代以來,中國人審美心理發(fā)生很大變化,但審美習慣卻依然存在。傳奇化、情感化、故事化的歷史依然是最受歡迎的文藝題材。今天,包括網(wǎng)絡影視在內的影視創(chuàng)作,從“甄嬛”到“大軍師司馬懿”,從歷史取材甚或只是以歷史為背景的作品,往往能獲得觀眾青睞;而以史實為依據(jù)、合理虛構的佳作更會博得持久掌聲。二月河小說有眾多讀者也與此有關。這啟示我們,中國歷史本就是中國藝術最大IP,是老祖宗賜予我們的重要財富,也是極有可能誕生藝術精品的地方,值得文藝創(chuàng)作者好好珍惜。

  歷史事件或過程本身不會自動成為審美的對象,復刻式再現(xiàn)或機械表現(xiàn),無法打動人心。只有經(jīng)過藝術家思想和趣味反復錘打,歷史才有可能獲得藝術欣賞的價值。這就要求藝術家超越歷史事實性局限,把歷史放置在可能性的宏闊視野下加以考察。史學家何兆武說,“一切已成為事實的,并不就是過去歷史的全貌;必須再加上一切可能成為事實的,才是過去歷史的全貌?!薄犊滴醮蟮邸分小按蟮邸倍志屯嘎冻龆潞訉滴跬醭目傮w想象和評判,褒貶好惡盡在其中?!队赫实邸分型怀鲇赫母母锱e措,這都是在那個已無法重來的歷史基礎上構想一段可能的歷史。

  二月河曾這樣說,“我覺得文學應該是寒冷和溫暖都要書寫,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寒冷也有溫暖,反映這樣一個真實的世界,人們才會感受到你是一個生活在人間的作家?!庇趧?chuàng)作者而言,“現(xiàn)實”正是他對人間的感知?;赝哪康模瑹o外乎借助歷史的沙盤,推演現(xiàn)實的問題,拷問人性的根底。因為歷史上眾多矛盾沖突,根本上都源于人性深處,是人性內在復雜性在不同外部環(huán)境誘導和形塑下的表現(xiàn)。而這又啟示人們,藝術家關切現(xiàn)實的程度,決定他透視歷史的深度,制約他作品的高度,也影響作品接受的廣度。不管藝術家的創(chuàng)作進入歷史多深,不論他踏入的歷史之河離今天有多遠,他心中必須保有“在人間”的情懷,他的眼力必須關注現(xiàn)實的生活,他的腦力必須思考那些源于人性的普遍問題,他的筆力必須追隨大眾的審美期待。這樣的作品才能如同一道光,照進歷史,照亮人心。

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18年12月21日 24 版)



(責編:袁勃)


技術支持:湖北報網(wǎng)新聞傳媒有限公司

今日湖北網(wǎng)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-2 網(wǎng)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7190) 備案號: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