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陽新縣排市鎮(zhèn)上王村迎來了一場溫暖人心的政策“及時雨”。在校大學生李文芝與村干部汪嬌艷深入農戶家中,面對面宣講國家教育資助政策,將黨和政府的關懷精準送達有需要的家庭,為即將升學的學子們解除后顧之憂。
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者、大學生李文芝是此次宣講活動的主力。她帶著精心準備的政策手冊和宣傳海報來到上王村,一下車便馬不停蹄地與熟稔村情的村干部汪嬌艷匯合??粗钗闹ヮ~頭上沁出的汗珠和裝滿材料的背包,以及她急切詢問“村里哪些家庭有上學的孩子”的認真態(tài)度,汪嬌艷當即對這次宣講充滿了信心。
這并非李文芝首次服務上王村。早在2020年寒冬,為解決家長后顧之憂,村里計劃開辦托管班。李文芝挺身而出,與其他三位大學生志愿者化身“小老師”,開設了豐富多彩的手工、美術、太極拳等課程,既保障了孩子們的安全,又為他們帶來了歡樂的假期。
此次宣講的首站是村東頭的明家。老明頭的孫子即將上大學,學費成了家里的“心頭病”。一見面,老明頭便連連擺手,擔憂自家條件夠不上補助資格?!袄细?,你家是咱村的監(jiān)測戶,咋不夠?小李懂行,讓她給你算算!”汪嬌艷立刻打消了他的顧慮。李文芝隨即拿出計算器,細致地核算學費減免和生活補助金額,并用手機現(xiàn)場演示申請流程。一筆筆清晰的賬目讓老明頭拍著大腿,連聲道:“這可真是救了急了!”
走訪過程中,汪嬌艷對各家情況了如指掌,迅速拉近與村民的距離。遇到村民聽不懂專業(yè)術語,她便用“種大棚領補貼”這樣接地氣的比喻來解釋教育補助。遇見村民有疑慮,她拍著胸脯用李文芝這個“活例子”打包票:“這是受過資助的小李,上完大學剛回來,錯不了!”李文芝對政策細節(jié)了如指掌,將助學貸款、助學金申請等流程逐條梳理,講得明明白白。
在一戶村民家中,今年高考完的女生因擔心學費負擔,整日郁郁寡歡。李文芝特意坐近,分享了自己依靠獎學金完成學業(yè)的親身經(jīng)歷。姑娘的眼神逐漸亮了起來。在灶房忙碌的母親聽到后,端著切好的西瓜急忙出來確認:“真能讓娃接著念書?你們可別哄我?!薄昂迥愀缮叮窟@政策都落實好幾年了,鄰村的二丫就是這么讀出來的!”汪嬌艷肯定地回應道。
看著鄉(xiāng)親們緊鎖的眉頭在政策解讀和溫暖互動中逐漸舒展,汪嬌艷深感這幾天的辛勞頗有意義。她由衷感慨:“大學生有文化懂政策,咱們村干部熟情況知民心,這樣優(yōu)勢互補、緊密配合,就能把黨的好政策真正落到實處,確保村里的每一個孩子安心求學,走出大山,邁向更廣闊的天地。”
李文芝與汪嬌艷的搭檔宣講,是政策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有效實踐。她們用專業(yè)、耐心和鄉(xiāng)情,切實紓解了困難家庭子女就學的經(jīng)濟壓力,為上王村學子鋪就了一條更為平坦的求學之路,也為鄉(xiāng)村振興注入了教育活力。(通訊員/詹兆煒 王超 編輯/王春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