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4盛夏將至
陽新縣婦幼保健院
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
“三伏貼”又要開貼了
為傳承中醫(yī)文化
提高人民健康水平
該院特推出貼二送二預約特惠活動,即前100名預約者享受“貼二送二”優(yōu)惠,即僅支付兩次的費用,可以貼完全療程四次,再送驅蚊香囊一個(送完為止)!
什么是“冬病夏治”?
“冬病夏治”源于《黃帝內經(jīng)》提出的“春夏養(yǎng)陽、秋冬養(yǎng)陰”。人與自然界是統(tǒng)一的,人體的陽氣和自然界的陽氣相符,生于春,旺于夏,收于秋,而藏于冬。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之時,尤其是“三伏天”,此時人體經(jīng)脈氣血運行充盈,毛孔張開,有利于藥物吸收。此時治療某些寒性疾病,如咳嗽、哮喘、慢性腹瀉、關節(jié)冷痛僵硬、怕冷、體虛易感等,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熱治寒,鼓舞陽氣,驅散體內沉積的寒氣,調整陰陽,從而達到減少冬季發(fā)病頻率或徹底根治疾病的效果.該法具有培土生金(健脾益肺),金水相生(固肺益腎)之功效,肺脾腎三臟俱調,溫陽化飲,蠲邪扶正。
哪些病適合“冬病夏治”?
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,很多人都知道氣管炎、哮喘、慢阻肺等可以用冬病夏治,但其實冬病夏治的病種不僅于此,包括一切虛寒性慢性病。
肺系疾病
預防時疫及流行性感冒,體虛感冒,慢性咳嗽,慢性支氣管炎,哮喘,阻塞性肺氣腫,肺間質疾病,肺功能不全;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,慢性咽炎,變應性咽喉炎等。
疼痛性疾病
風濕免疫性疾病:如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(jié)炎,強直性脊柱炎、骨關節(jié)炎、產(chǎn)后風濕病、骨質疏松、風濕性多肌痛、痛風等;
肢體經(jīng)絡類疾病:肩周炎,頸腰椎病,腰椎管狹窄癥,腰腿冷痛,四肢冷麻,腰肌勞損,坐骨神經(jīng)痛,關節(jié)炎,網(wǎng)球肘,電腦手,凍瘡等。
寒性疾病
脾胃虛寒:慢性胃炎,慢性腸炎,慢性結腸炎,虛寒性腹痛腹瀉等;腎陽虛證:前列腺疾病,陽痿,遺精,早泄等;沖任虛寒:痛經(jīng),慢性盆腔炎,宮寒不孕等。
亞健康狀態(tài)
①陽虛體質--以怕冷為主要表現(xiàn);
②氣虛體質--以體質虛弱、容易疲勞為主要表現(xiàn);
③痰濕體質--以虛胖為特點,容易出現(xiàn)困乏、疲勞、怕冷、便溏、苔膩等癥;
④血瘀體質--以膚色晦暗、身有痛處、舌質紫暗為特點,是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發(fā)生率最高的一種體質。
兒童的病癥
反復呼吸道感染(咽炎、扁桃體炎、支氣管炎、肺炎等)、兒童支氣管哮喘、過敏性鼻炎、鼻竇炎、小兒慢性咳嗽、消化不良,遺尿,流涕等。
“冬病夏治”的禁忌癥有那些?
①有嚴重心、肝、腎、腦疾病患者、惡性腫瘤患者、嚴重糖尿病患者、嚴重過敏體質者、皮膚長有皰、癤或皮膚有破損者。
②處于疾病發(fā)作期(如發(fā)熱、正在咳喘等)的患者。
③孕婦。
④熱性疾病、陰虛火旺者,體質壯實易上火之人。
三伏貼需要注意什么?
①敷貼時注意著裝,由于很多疾病要在頸背部、腹部、腰部、腿部進行貼藥,所以建議女士們不要穿連衣裙、連身衣,最好是選擇深色的、較寬松的衣服,避免藥膏弄臟衣服。
②敷貼當日飲食宜清淡,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鮮、蘑菇、牛肉、韭菜等發(fā)物,少吃寒涼食物;敷貼當日建議不宜游泳,貼后亦忌立刻洗澡,建議沐浴時清水外洗,不宜用較多的堿性洗劑防止皮膚過敏。
③夏季炎熱,敷貼期間建議遠離空調、電風扇,室溫太高必須使用空調時,請將溫度調至25℃左右,不可過冷,以免因毛孔開放、寒氣入內引起外感。
④適度鍛煉,盡量減少運動,避免汗出過多,敷貼藥物脫落。
⑤成人貼4-6小時,兒童貼1-2小時,小童酌減,若感覺不適,可提前取下。每次間隔7-10天進行一次敷貼。
⑥若貼敷后皮膚局部出現(xiàn)刺癢難忍、灼熱、疼痛感覺時,應立即取下藥膏,禁止抓撓,不宜擅自涂抹藥物,一般可自行痊愈。若皮膚出現(xiàn)小水皰,保持干燥可自行吸收。若水皰較大可用注射器針頭將其挑破,外敷消炎藥膏以防感染。
⑦每于三伏天各貼一次,連貼三年為一個療程。
三伏貼黃金搭檔
三伏灸、三伏熨、三伏補。
三伏灸:三伏天用艾條放置體表穴位上燒灼、熏熨,借灸火的溫熱及藥物的作用,達到溫經(jīng)散寒、活血通絡、補虛助陽、扶正祛邪的一種外治方法。
三伏熨:三伏天將特制的藥物碾成細末,用香油、醋調勻成糊狀,涂敷于穴位或體表的一定部位,并用紅外線治療儀均勻加熱,從而達到行氣活血、溫經(jīng)通絡、化瘀止痛的一種外治法。
三伏補:三伏時節(jié),機體陽氣最旺,體內凝寒之氣易解之時,內服溫陽補益之藥,外用溫通散寒之品,易治寒性病癥。